YouTube社交商務:長遠規劃

YouTube在西方市場推動社交商務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礙,但這絕非宣布失敗的跡象。平台的高管表示,他們仍然在不斷完善產品,以確保使用者在觀看視頻時能像點擊分享按鈕一般順暢地進行購物。

YouTube的一位工程副總裁Geoff van der Meer在瑞士蘇黎世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中表示:「我們在不斷投入大量資源,力求使購物功能取得成功。我們的目標是全球推出所有產品,但購物本質上是一項需要逐國推進的業務,因為我們需要與當地商家合作,而這需要時間。」

雖然具體細節仍保密,但據《Digiday》報導,YouTube正在密切關注東南亞地區的社交商務動態,尤其是在與Shopee合作擴展YouTube購物聯盟計畫的背景下。在印尼、泰國和越南,觀看者可以通過YouTube視頻中的Shopee鏈接購買展示的產品。如果這一試驗獲得成功,這類計畫或其中的某些要素可能會登陸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市場。

早在2023年6月,YouTube已經在韓國推出了第一個購物頻道,涉及約30個品牌,並著重於直播購物。在同一年,YouTube也在美國推出了購物聯盟計畫,針對選定的創作者。而到2024年8月,這一計畫進一步擴展,涵蓋更多美國創作者和Shopify商家,這得益於YouTube與Shopify的合作夥伴關係。

YouTube的使用者體驗資深總監Lucia Terrenghi指出,該團隊正在將商務產品設計為「第二屏幕」。她表示,「你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內容,可以在手機上查詢價格並完成購買。我們發現,女性使用者尤其是多屏互動的目標群體,從被動使用者轉變為活躍使用者。」

但無論YouTube怎樣推出新的商務更新,都不要期待簡單地復製過去在東南亞的成功經驗。相反,任何為西方市場設計的更新版都會考慮當地的購物行為和市場細微差異。

社交平台的最後一個未開發的領域就是商務,這個領域富有潛力卻非常難以打破困局。儘管各種努力,至今大多平台仍難以在全球範圍內將其變為有意義的收入來源。以TikTok Shop為例,雖然已經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但其所期望的「將直播購物變成美國消費習慣」的宏圖仍存疑。

據Jellyfish的付費社交部門副總裁Shamsul Chowdhury表示,「社交商務一直是平台追逐的特徵之一。每個平台都希望能夠複製WeChat在中國的成功模式,但這份成功尚未轉移到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