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尤雲最近席捲愛爾蘭,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大規模停電。這場風暴是數十年來該地區最強的風暴,風速達到了破紀錄的183公里每小時。在暴風來襲之際,約76萬愛爾蘭公民不得不適應無電的生活,但居住在費爾曼納縣的瑪格麗特·加拉格爾卻泰然自若。這位83歲的退休者自出生以來一直住在一座建於19世紀的古老小屋中,沒有電力或流動水源。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加拉格爾的這棟200年歷史的老屋是其祖父在1887年購買的。不僅沒有電力和水源,甚至連建築使用的都是無釘科技。這也令人驚訝,這場猛烈的暴風竟無法摧毀她的祖宅。
暴風夜,加拉格爾坐在她的椅子上,椅子緊靠老屋的門。她還把一隻棲息在老屋茅草屋頂上的知更鳥帶入屋內。當狂風怒吼,她所能做的,就是坐著祈禱。
她向《泰晤士報》解釋道:「我一整夜未合眼,也祈禱了大半天,為國家、為自己、為每個人祈禱。」
似乎有人聽見了她的祈禱,暴風平息後,老屋安然無恙。當周圍鄰居在電力長時間中斷後艱難應對時,加拉格爾依舊過著她古老的生活,成為大家的指明燈。
「我想我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我是被簡樸養大的,我需要的不多,對現在能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激。有時,少反而是多。」
加拉格爾的故事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才能生存?」
對許多人來說,電力和流動水源似乎是最基本的需求,但對這位83歲的女士而言,根本不需要她仍感到無比滿足。而且,這種不依賴網絡的生活方式還讓她省下大筆開支,免於停電之苦,並且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
我們並非一定要完全放棄電力和水源來省錢又保護地球。比如,參加社區太陽能計畫或者用冷水洗衣服,都可以降低賬單並減少環境影響。
如果說瑪格麗特·加拉格爾的例子值得借鑒,那麼改變些微習慣和做些小犧牲並不會讓你失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