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於象牙海岸結束營運,這不僅是該公司在非洲的大撤退,也反映出跨國公司的營運挑戰。Uber於2019年12月5日首次進入象牙海岸,選擇在其主要城市阿比讓展開業務,當時在當地市場中已經存在多家競爭對手,包括Bolt、Yango以及本地企業Moja Ride。經過六年的競爭,Uber最終選擇在2025年9月24日退出市場,將其市場份額留給其他平台去爭取。
Uber在象牙海岸的撤退也讓我們看到國際運輸平台在該地面臨的現實挑戰。首先,當地的司機普遍依賴每日收入以滿足燃料、維修以及家庭開銷等需求,而Uber的付款周期和費率結構卻常常讓司機感到壓力。許多司機反映對於Uber的費用結構感到不滿,而乘客則抱怨車費和車輛可獲得性問題。
這不是Uber在非洲地區首次遭遇困境,早在2022年4月該公司便因監管問題暫停在坦尚尼亞的營運。然而,Uber在尼日利亞、加納、肯尼亞和南非仍持續營運中,且在某些地區的使用者接受度相對較高。然而,即便如此,Uber經常面臨司機抗議高佣金比例、付款時間安排以及營運政策問題的挑戰。僅在2025年,尼日利亞的司機就曾發起至少兩次抗議活動。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Uber在象牙海岸面臨的更深層問題是其全球營運模式與當地實際需求的不匹配。這也揭示了國際平台在進入新市場時所需的適應與調整。未來那些能成功調和品牌強勢與當地經濟需求的平台將更有能力在這片市場立足。
Uber在象牙海岸的退出並非僅僅是企業營運上的決策,也是對其他投資者與創業者的啟示:瞄準非洲交通市場,在地設計、靈活財務安排及遵循當地政策是成功發展的基石。提供更快速的支付方式、更便宜的車輛租賃方案,以及與當地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合作方式,將成為未來企業欲在該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策略。
Uber的退出不僅讓象牙海岸的移動交通市場產生變革,也提醒市場參與者唯有深入理解和適應當地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國際大企業需要不斷調整模式,以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和商業夥伴的獨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