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這段時間,尼日利亞的中央銀行(CBN)針對販售現金給POS運營商的銀行宣佈了處罰措施,已經接近一個月,但情況似乎未見改變。近期發布的新通告中,央行對被發現將新鈔出售給黃牛的存款銀行處以1.5億奈拉(約合97,000美元)的罰金。然而,這項措施是否能帶來真正的影響,還是僅僅是面對深層次的系統性問題時的又一項無效政策?這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
問題的背景
尼日利亞的現金短缺問題並不是新問題。這個問題始於去年年底中央銀行推出爭議性的貨幣重新設計政策。這項政策旨在抑制假鈔的流通,並減少銀行外流通的資金。然而,這一政策的推出伴隨而來的是混亂的局面:自動提款機的空空如也,銀行櫃台前的大排長龍,以及人們面對基本需求卻無法取得現金的窘境。
雖然貨幣重新設計最終被擱置,但現金短缺的情況並未得到緩解。反而,一個繁榮的黑市進一步填補了這一缺口。POS代理商和黃牛開始以溢價的方式出售現金,新鈔成為了一項熱門產品。在這一系統下,許多尼日利亞人難以在不支付額外費用的情況下取得現金。
文化層面的問題
問題的一個方面是文化因素。新鈔在尼日利亞具有特別的地位,尤其是在慶祝活動中,人們會向受慶祝者撒新鈔以表達良好的祝願。對於完美狀態現金的需求不僅基於社會習俗,也由系統性效率低下所驅動,從而形成了一個有利可圖的黑市。
罰款的有效性
表面上看,1.5億奈拉的罰金似乎是一個強大的威懾。從事新鈔非法銷售的銀行面臨著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在央行能夠直接從銀行準備金中扣除罰金的情況下。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執行,這將最終決定該政策能否取得成功。
由於銀行每日處理大量的現金交易,要監管非法銷售行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許多情況下,是銀行員工將新鈔暗中轉給黃牛,這些交易往往是非正式的,沒有明顯的書面痕跡。即便是審計,也可能會忽視這些問題,除非有明確的追溯機制來跟踪這些現金的流向。
現金代理的影響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POS代理商和黃牛是關鍵角色,特別是在銀行分行和自動提款機稀缺的社區中。即便他們通常收取較高的費用,他們已成為人們取現金的首選途徑。
如果銀行收緊對新鈔的管控,以避免罰款,這些運營商會面臨怎樣的處境?他們可能會面對更高的取得現金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給依賴他們的顧客。代理商被壓縮,日常生活受到影響的將是普通尼日利亞人。
從另一方面來看,新鈔的稀缺性也可能會刺激黑市上的需求上升。黃牛可能會收取更高的溢價,這進一步加重了央行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終思考
表面上看來,新通過的1.5億奈拉罰金可能是一個朝正確方向邁出的步伐。然而,缺乏更強有力的執行力度和系統性改革,它不太可能解決尼日利亞的現金危機。銀行、黃牛和POS運營商都是深嵌於現有系統中的一部分,罰金本身難以動搖其根基。
只要中央銀行不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現金分配體系的低效運行、對新鈔的文化需求以及透明度的缺乏,尼日利亞人將繼續在現金短缺和過高成本之間掙扎。目前,這一新通告更像是對創傷稍作處理的絆創膏,而非深刻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