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職涯電影標題會是什麼?
如果我的職涯是一部電影,那它的標題應該是「從一柱擎天到細雨滂沱」,因為我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礎上,每次的拒絕和成功都形成了我今日的養分。從攝影到文案撰寫,再從內容管理轉變成為數位策略師,這些都是我不斷成長的過程,而今天我在這裡,站在未見的下一站的前端,我開始夢想創業,建立我自己的事業。
技術行業的探索之旅
我一直對廣告充滿熱情,不只是喜歡廣告本身,更喜歡這種創意背後的思維。例如,每當我看到一個廣告或是看板時,對我來說,更有趣的是這個想法是如何構思的,這個過程又是怎麼實現的。這種好奇心最終引領我進入了文案撰寫的行當,儘管我進入這條道路的過程很不典型。一次在廣告公司與創意總監的偶然對話,居然促成了我的第一份文案工作。當時,我熱衷於創意,這份工作對我來說就像命中註定。
一年後,我轉戰內容管理,開始關注廣告數據以及其分析。我的職涯在數位策略領域迅速成長,在X3M Ideas擔任數位策略師一職時,我負責管理廣告活動、分析數據並協調整個過程。這段時間也讓我對製作產品產生興趣。我在那裡還啟動了BBNaija的投票訂閱功能,一個隨口提到的想法最後形成了關鍵特點。
後來,我決定去攻讀數位商務碩士,專攻產品管理。目前,我是一名產品經理,曾經協助金融科技公司發布全球匯款產品,還管理英國大型零售企業的移動應用程序。這是我不斷接受挑戰、學習不同技能的旅程。
如何克服技術領域挑戰?
要說面對技術上的複雜性是如何克服的,我會說是“堅韌”。我一直認為不需要深入理解所有技術細節才能成為出色的產品經理。真正的關鍵在於傑出的溝通能力,知道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團隊,並有效地與開發人員交流。
在這個行業,深入了解工具和技術如AI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管理和影響他人,專注於滿足客戶需求才是核心。一旦得知客戶真正想要什麼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為何許多人未能在此職領域獲得成功?
成功總是需要合適的心態和策略。很多人在產品開發中,過於重視追求金錢而忽略了理解和滿足客戶需求。但我們最終還是應該專注於客戶,始終重視他們的回饋,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或者不需要什麼。缺乏行動思維,是阻礙成功的一大障礙。不僅僅是開始,還要敢於嘗試,從每一份拒絕中學到新知識。我在申請超過400次工作後才成功在英國獲得職位,從每次拒絕中,我學會不懼怕失敗,持續向前推進並尋求目標的清晰。
薪資改變:我的觀察
在我目前的崗位,我在一年內獲得了兩次加薪。這源於我對自己貢獻的清晰認知,以數據和成就做為談判籌碼。談判不僅是一種藝術,還是對知識和人際關係的考驗。有效的溝通,和良好的上司關係都至關重要。不僅限於薪資談判,取得工作自由也是我優先考量的因素之一。
在全球技術環境中如何調整跨文化差異?
在全球環境中工作,文化差異帶來了不少挑戰。我習慣於之前的創業環境,但在大型零售企業,我學習到欣賞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另外,學會小型社交對於建立關係也非常重要,不少次我透過一些簡短的對話打通了合作的門路。適應和調節成為我最大的優勢,讓我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與客戶間自如游走。
成功在我職涯中代表什麼?
對我來說,成功分為兩部分:其一,我希望能參與一個一成不變的全球性項目中,如Google 地圖對於我而言就是這樣的存在。第二,我同樣將人生視為一個能夠自主製造改變的產品。能夠獲得生活和工作的自由,就是最大的成功。
產品負責人與產品經理的區別?
在這裡,我會說產品經理主要負責制定產品的宏觀願景,而產品負責人則是執行這個願景的具體任務。他們在日常運行上尤為關鍵,產品經理則需關注整體戰略藍圖。
無論作為產品經理或者產品負責人,最終的目標是一致的:推出符合商業目標並能夠服務於使用者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