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廣告技術的拆分成為政治熱點,歐洲率先表態
在全球數位廣告市場中,Google 的主導地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壟斷的象徵。如今,這一問題不僅在美國的法庭上引起討論,同時也在歐洲的布魯塞爾成為焦點。雖然許多人關注美國的法律戰,但實際上,歐洲的動作可能更能夠揭示 Google 廣告業務拆分的可能性。
雖然目前兩岸的監管方向都大致相似,即認為解體 Google 的廣告技術結構是解除其非法壟斷行為的唯一有效方法,但在執行速度和表達上,歐洲明顯更勝一籌。
截至目前,Google 已呈現其對歐盟所規定的 60 天期限的應對策略。若 Google 無法提供滿意的措施,歐盟將自行制定干預政策。相對之下,美國正處於法律程序的初期階段,雖然司法部已提出解體方案,但最終判決仍有待時日。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可能率先行動,為未來的干預措施設定基線。選擇拆分或者不拆分,將受到美國方面的政治壓力影響,特別是面對曾經強烈反對歐洲關於 Google 罰款 29.5 億歐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這也成了歐美貿易關係中的一個潛在爆點。
特朗普政府的口號聲勢浩大,但實際上,這些威脅的實施存在不確定性。特朗普重新上任後,許多口頭威脅並未真正實現。即便如此,在嘉爾·斯萊特的帶領下,司法部提起了對 Google 壟斷的反壟斷訴訟,這一事件將特朗普政府對 Google 的立場鋪展得更加全面。
歐洲擁有充足的法律依據來推動這一過程。歐盟執委會堅稱 Google 在數位廣告買賣平台以及拍賣層面的壟斷行為結構對市場造成了嚴重的不公平競爭。從法律角度來看,解體 Google 廣告科技業務是恢復競爭活力的必經之路。
不過,更重要的是歐洲是否能夠承受來自華盛頓施加的壓力,從而堅持其立場。縱觀特朗普政府曾經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這些政治性挑釁往往超越了原本的議題,尤其是在貿易和技術領域,特朗普政府一貫強硬,但落實起來不一定一以貫之。
這次與 Google 有關的事件或許在於,特朗普並不反對拆分 Google 的想法,反而對於由歐洲發起拆分行動存有異議。任何結果走向,都將影響局勢,也許正是歐洲的判斷和決策制定,將為全球市場畫出新的規則。
廣告業界對此持觀望態度,認為監管干預是必要的,這樣才能對平台間的無限制擴張劃出界限。雖然眾人對於最終能否受益有所懷疑,但若能更好地設置市場競爭,無疑將是益處。
特定受眾如數位平台及廣告行銷公司對於可能發生的變化感到忐忑,他們希望不論最終決策如何,應能夠推動開放網路的發展,給予出版者更多選擇和更大的拍賣競爭壓力。James Taylor,特定觀眾廣告技術公司 CEO,認為政府措施勢在必行,Google 的壟斷讓他們缺乏自願改善的動機。
在這場跨大西洋的壟斷風波中,不僅聚焦於法律和科技,還彌漫著濃厚的政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