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一位基於英國的產品經理Sidiq Rufai,分享他從行銷轉換至產品管理的驚人旅程,以及他在這個過程中所經歷的多次拒絕,尤其是在他迎接第一份在英國的角色之前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

職涯如同電影,您會用什麼來形容?

我的職涯就像是在不同的基石之間移動,每一步都建立在之前的基礎之上。我從事攝影開始,到後來轉向撰寫文案,隨後進入內容管理,最終成為一位數位策略師。現在的我也許只是下一個階段的一部分,但從這個新的起點,我看到了創業和建立自己事業的可能性。

您是如何進入科技產業的呢?

我一直對廣告有所熱愛,不只是因為廣告本身,而是因為背後的創意與想法。每當我看到一張看板或是一次宣傳活動時,我會想知道他們是如何構思出這個作品的。這股好奇心帶領我進入文案創作,雖然我的旅程並不傳統。當時我參訪了一家廣告公司,意外地因某次與創意總監的對話獲得了一個文案的工作機會。從我在創意領域的小試牛刀到成為一位數位策略師,這段時光充滿了挑戰和學習。

在 content management領域工作一年後,我開始對行銷活動的分析產生興趣,尤其是如何讓這些活動表現更加出色。這種轉變讓我對數位策略產生極大的熱情。隨後,我在X3M Ideas擔任數位策略師,負責從廣告管理到數據分析的一系列工作。賽事活動和產品開發密不可分,我也因此開始涉足產品管理領域。

在X3M Ideas工作的時光對我十分重要,我得以藉此體會到技術領域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在此期間,我完成了一個與BBNaija 投票訂閱相關的重要功能,這也是我在行銷領域中的一個里程碑。隨著經驗的增長,我決定攻讀數位商業碩士,專注於產品管理,擺脫行銷角色。如今,身為一位產品經理,我不但幫助過一間金融科技公司推出全球匯款產品,還管理著英國主要零售組織的手機應用程式。

身為一位具備行銷背景的人士,您是如何應對技術層面的挑戰的?

我所擁有的特點無外乎一個字——“韌性”。當我想追求某個目標時,我會全力以赴。作為一位成長產品經理,我既關注產品的技術側面,也會思考產品如何創造收入或達成特定目標。因此,我也涉足了一些技術領域,比如透過上課學習手動和自動化測試,取得相關認證。雖然這些過程不輕鬆,但它們確立了我和工程師之間的溝通基礎。對於技術性的事情談吐流利的能力讓我在眾多工程師中占有一席之地。

至於需要深入技術才能成為一位出色的產品經理,我到不那麼認同。在如今的世界裡,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管理和影響人。這一切都要歸結於客戶:如何服務他們?如何管理開發中的團隊以達成目標?這才是重點所在。

為什麼在您所在的領域人們常常會失敗?如何建議人們克服這些困難呢?

在產品開發中,許多人偏向於追逐金錢,而非真正理解和滿足顧客需求。儘管企業有自己的目標,但顧客應當永遠被擺在第一位。每週我都會和顧客交談,不管是商店內的顧客或是使用者,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意見,形成不斷的反饋迴圈。

另一個觀點是,不要害怕失敗。在我尋找第一份英國工作的過程中,我投了超過400個職缺,但每一次拒絕我都能學到一些東西。失敗不意味著不曾嘗試,而是沒有勇氣去嘗試。面對失敗,才能找到更清晰的方向。過多的干擾會使得科技界充滿挑戰,但專注於某一領域的深度是成功的關鍵。

您是否注意到薪資方面的重大變化?如此歸因於何?

在我目前的角色中,自從加入以來,我不到一年便得到了兩次加薪。談判的藝術在於你的知識和關係,特別是在了解自身價值的同時,能夠向上級或同僚展示出更明顯的貢獻和優勢。在談判中,我經常提出關於新的效率優化方式如何提升公司投資回報率的例子,這使得我在協商時能夠更具說服力。

當然,對我來說,談判不僅僅關乎於薪水,更關乎於自由。擁有在家工作的靈活性即是一種自由,這對我來說比潛在高薪的工作來得重要得多。

您有哪些經驗能幫助您適應全球科技產業中的文化差異?

一開始我對於這裡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感到驚訝。在轉職至Matalan這樣的大型零售公司後,我必須適應這種平衡,來領悟生活更加豐富的意義。此處無論您工作到多晚,您都能得到相應的加班費用,這和我之前在初創公司工作的經驗截然不同。

適應文化差異也是一項經歷。從事於國際化的公司,無論是來自於各種背景的同事還是客戶,這些都為我提供了極大的學習和成長空間。許多溝通上的技巧如聊天和建立關系都顯得重要且必要。

最終,適應力是我最適合的技能,讓我能夠在各種不同的人和情境中游刃有餘,這使我能夠迎接不同的挑戰並找到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