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九月的產品發表會上再度成為焦點,這次的主角依舊是 iPhone。每一年,蘋果都在展示新產品的同時保持著某些不變的模式,今年也不例外。而這次的發表會中,有哪些選擇是實質上改變了 iPhone 系列的走向?哪些又只是重複過去行之有效的策略?

蘋果史上最薄的新手機亮相

此次發表會的最大驚喜非 iPhone Air 莫屬。這是幾年來蘋果首次真正地偏離其標準產品線,推出這款超薄(5.6 毫米)的手機。這款新機採用鈦金屬框架,極盡輕盈又保持堅固耐用。蘋果也在這款產品上主打 eSIM,預示著實體 SIM 卡將在更多地區消失。此外,這次的「平臺設計」讓 iPhone Air 比起過去的 Pro 系列有著獨特的外觀設計,認真打造出一個獨立的品類。這是蘋果自 Mini 系列以來最為大膽的硬體創新。

iPhone 17 Pro 的相機革命

蘋果給 Pro 系列帶來了一場真正的相機革命。三個後置鏡頭首次統一採用 48MP「融合」感測器,讓這款手機可以提供 8 倍光學變焦。這項更新使得每個鏡頭在細節、穩定性及擷取靈活性上都有顯著提升,滿足了許多專業 iPhone 使用者的需求,逐步進入曾被單反攝影機占據的領域。

氣室冷卻技術首次應用於 iPhone

遊戲玩家們有福了!蘋果終於在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上推出了氣室冷卻技術。蘋果以往一直認為其熱管理設計足以應對發熱問題,這次隨著更強大的處理器和更重的 AI 工作負載,採用了透過去離子水循環的冷卻方式,以確保 Apple 智能和 8K 影片錄製時效能穩定,不會因過熱而降速。

陶瓷護盾 2.0

耐用性一直是 iPhone 不被注意的弱點。這次,新一代陶瓷護盾 2.0,蘋果宣稱增強了抗刮性和降低了強光下的眩光。這樣的升級雖然不容易立即察覺,但直接回應了長期以來使用者所抱怨的微刮痕和戶外閱讀困難問題,對不愛貼膜的使用者而言,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生活品質提升。

iOS 26 的液態玻璃 UI

蘋果在 WWDC 2025 上首次展示了液態玻璃,而這次的新產品才讓用戶首次在 iPhone 上看到這項設計。這種半透明的分層設計使得小工具和應用看起來彷彿浮在玻璃上。經過多年細微的設計轉變,這是 iOS 十年來最大的視覺變化之一,顯示出蘋果希望在更新介面感受的同時更加無縫地推出蘋果智能功能。

TechWoven 替代 FineWoven

在 FineWoven 收到的負面反饋後,蘋果推出了全新的 TechWoven 作為新的可持續手機殼和配件材料。初步印象顯示其編織更結實,抗刮能力更佳。蘋果試圖將其定位為更優質又更生態耐用的產品,希望贏回因 FineWoven 而失去的良好口碑。

可穿戴設備更新

  • Apple Watch 11 引入了血壓和睡眠評分功能,更加直接地與 Fitbit 和 Garmin 競爭。
  • AirPods Pro 3 則憑借蘋果智能支持實時翻譯的功能,能夠跨越多種語言進行對話,可以說是蘋果朝著科幻“萬能翻譯器”更近一步。

我們曾見過的熟悉元素:

  • 四款產品線不變,微調整:蘋果仍然堅持其四款手機產品的策略,不過這次用 Air 替換了 Plus。這一改變並不真正意味著產品線的擴充,只是一次重組。這是一種穩定的策略,意在給用戶一個“新”產品但不改變購買習慣。
  • 更大電池無驚喜:所有 iPhone 都配備更大電池。這對續航力是好消息,但早前的洩漏已經確認了。電池容量的提升是每個更新周期都預料中的,所以雖然受歡迎但算不上突破。
  • 價格如預測般上漲:Pro 和 Pro Max 的入門價格上漲,主要因為蘋果取消了 128GB 的儲存選項。這一變動分析師早已預警,因此不出所料。這是蘋果在不直接提高標價的情況下,提升平均售價的方式。
  • 攝影舞臺終於登陸 iPhone:蘋果的自動追蹤攝像功能,如今終於配置於 iPhone 的前攝,但這不是新技術—iPad 上已經擁有多年。這更像是追平而非創新。
  • 另一次“用 iPhone 拍攝”影片活動:蘋果再次展示用新機型拍攝的電影級鏡頭。即使讓人印象深刻,但這已經成為固定程式,並非新鮮驚喜。
  • 新顏色,老故事:Pro 系列的宇宙橘和 Air 系列的天空藍,每次新顏色都會登台,但這些只是例行公事的外觀更新。
  • 回收鈦全線推廣可持續性:蘋果強調其鈦金屬現在“完全回收”。雖然可持續性每年都被蘋果強調,但對設備本身並無太多新意。
  • Apple Watch Ultra 的小幅更新:Apple Watch Ultra 電池容量增加,並添加了衛星訊息功能。均是實用功能,但並不意外。蘋果正在逐漸提升 Ultra 系列的功能,但沒有根本改變產品的核心。

這是蘋果最新的大事發表會,無疑又掀起了一波科技界的熱潮。